为弘扬雷锋精神、践行志愿服务理念,由信息工程与传媒学院和轨道交通学院发起的“合职情·志愿行”系列公益活动于3月5日至19日温情开展。活动通过校园手作工坊与康复中心爱心行两大板块,串联起师生与社会特殊群体的情感纽带,传递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。
创意工坊:多元手作汇暖流
3月5日和12日,教学北楼东侧小广场变身“公益创意集市”,五大主题区域吸引近500名师生参与。志愿者们引导参与者体验毛球画创作、黏土画、布艺盆栽花制作及祝福贺卡书写。“绒绒工坊区”,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现场示范毛球画制作,参与者将彩色毛球拼贴成卡通动物、春日花束,毛茸茸的触感传递童趣温情;“巧手塑界区”人气火爆,学生们捏塑出星星、太阳等图案,缀以闪粉亮片,打造立体艺术画作;“布艺花坊区”,参与者们将布艺盆栽叶片搭配扭扭棒花茎,制成永不凋零的“春日花园”。特别设置的“墨香寄语区”收集到300多张手写贺卡,工整字迹间满载“愿你被世界温柔以待”等真挚祝福,为后续活动埋下暖心伏笔。
爱心传递:韵律互动润童心
3月19日,活动走进合肥市瑶海区蓝之天儿童康复中心。20名志愿者通过节奏韵律游戏,运用唱、动、玩的音乐游戏模式与孩子们开启非语言交流,用音乐打破隔阂,唤醒欢快笑声。手工环节中,大学生们耐心协助孩子们绘制卡通面具。活动尾声,志愿者们将前期精心准备的礼物递到每位孩子手中,让270份善意在此落地生根。
“这不是单向帮助,而是双向治愈。”活动负责人刘老师表示,大学生们在服务中深化了对特殊群体的认知,康复中心郑老师则感动于“孩子们整周都在期待这份春日惊喜”。
此次“合职情·志愿行”活动通过创意手作搭建公益桥梁,既展现了学子们的专业素养与社会担当,更以柔软方式唤起社会对特殊儿童群体的关注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内核。
(供稿:信息工程与传媒学院 刘晨迪 初审:尹仕果)